長三角地區一直是我國經濟活力最為活躍、增長潛力最大的區域之一。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長三角區域內經濟受到階段性影響,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基本穩定,區域經濟復蘇強勁,企業生產逐步進入常態化。面對西方國家對我國生產的各類物資和防疫物品的迫切需求,整個長三角區域的出口貿易快速增長,造成海運價格飆升、航空貨運不暢等運輸堵點,而中歐班列以高效穩定、覆蓋范圍廣、全天候等優勢特點,有效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開辟出了一條穩定可靠來往于歐亞大陸間的陸路通道。
5月10日,南京堯化門站至荷蘭蒂爾堡中歐班列開行;8月27日,蘇州西站至德國杜伊斯堡的江蘇省第1000列國際貨運班列開行……今年1月至9月,江蘇班列進出口貨值達17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2%。輝煌的成績背后,是作為“一帶一路”主力軍、有著獨特優勢的中歐班列,為保障進出口貨物貿易通道暢通,助力外貿企業出口運輸發揮出的巨大作用。彰顯出鐵路部門助力區域性經濟,將有限的運能優先保障重點企業物資運輸,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搭建起全球命運共同體守望相助的生命線。
長三角地區正深入推進一體化進程,區域內的各地區分工將更加完善合理,區域綜合經濟實力將進一步得到增強,帶動整個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這一切成果的取得,與鐵路網絡建設密不可分。中國高鐵網絡的“八縱八橫”貫通了長江經濟帶的交通命脈,為旅客運輸帶來高速便捷,而中歐班列將長三角全區域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串聯起來,融入全球供應鏈,成為歐亞防疫物資援助的主要通道,使越來越多的 “長三角制造”走出國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窺一斑而知全豹。江蘇中歐班列開行持續創歷史新高,可見我國社會秩序之穩定及經濟復蘇之旺盛,見證了“一帶一路”倡議強勁的動力和鮮活的張力,讓世界看到走向新時代的中國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