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近些年來,鐵路調圖日趨頻繁,調圖逐漸褪去神秘面紗,大家對于“調圖”也不再陌生,隨著八縱八橫的鐵路網越來越密,乘坐高鐵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鐵路身為經濟大動脈,充分發揮全路一盤棋優勢,克服寒潮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優先運防疫物資、全力保障電煤運輸,更好調整運力方便群眾出行,用行動表明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

此次調圖可謂看點多多:一是充分運用中老鐵路等新線資源,進一步提升區域運輸能力。二是充分運用京港高鐵新通道,極大拉近中東部地區與廣深地區時空距離。三是充分運用新增動力集中動車組、達速線路等資源,有效增加旅客運輸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說到繼續開好公益性慢火車,提高服務邊遠山區群眾水平。再就是春運大考即將來臨,群眾出行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今冬以來,各地不同程度疫情散發,客運需求呈現出更多的不確定性,為此鐵路部門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充分考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嚴格控制旅客數量,加強進出站旅客體溫檢測,及時動態安排加開列車,提供充足運力,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要求。這調的不僅僅是圖,也調高了群眾的滿意度,彰顯鐵路部門對國計民生的擔當與責任。

與此同時,此次調圖針對貨運需求,統籌普速線路列車開行結構,有效增加貨物運輸能力。在高鐵公交化開行的大背景下,相當部分的普鐵運力得到釋放,鐵路部門積極落實貨運“公轉鐵”的要求,根據當下國際國內情況動態調整,持續開好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列車,服務國際國內雙循環和貿易暢通,充分發揮鐵路貨運優勢。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鐵路調圖客貨并舉,調的是車次,調的是運力。圖的是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圖的是人民群眾滿意,是與時俱進,是不忘“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不改。

(汪太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