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國自主研發、世界領先新型復興號高速綜合檢測列車上線運行。該車作為高速動車組新技術驗證平臺參與CR450動車組研制先期試驗。4月21日,在濟南至鄭州高鐵濮陽至鄭州段成功實現明線上單列時速435公里、相對交會時速達870公里,創造了高鐵動車組列車明線和隧道交會速度世界紀錄。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高鐵科技創新領軍作用,聯合我國高鐵設計制造相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基于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研制了世界領先新型復興號高速綜合檢測列車。該車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渦流制動、碳陶制動盤、永磁牽引系統、主動控制受電弓等9項新技術,由4輛動車和4輛拖車組成,增強了動車組列車的安全性、可靠性、效能性、經濟性,整體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我們生長在一個這樣的年代,火車由綠皮、到遼東半島、到動車、到中國自產的復興號,拉近了我們每個人與家鄉的距離,提升了我們改變世界的速度。“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漠的駝鈴、草原的羊群、藍天的雄鷹、冰山的雪蓮,已經不是憑空出現在我們的紀錄片上,教課本上了。那大漠時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奇特景觀,那雪山的靜美再也不是遙不可及了,坐著復興號一邊欣賞沿途風景,一邊領略人文情懷,“世界屋脊”不再是天遠一方,而是我們眾多人的一方。
世界領先新型復興號高速綜合檢測列車上線運行并成功開展一系列科學試驗,驗證了新技術設備的性能,不僅僅對運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于提升鐵路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鞏固我國高鐵世界領跑地位,具有重要意義。一次向上的跨步看起來都好像很簡單,但這背后蘊藏的巨大努力卻是很多人都沒有看到的。正是這種百折不撓,迎難而上,自強不息的精神,為我們國家描繪了燦爛的宏圖。
王楷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